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药师文化 >

药师佛文化之证得菩提

来源: 上海洪福寺 时间:2019-04-24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是释迦牟尼佛宣说西方弥陀极乐净土之后,应文殊师利菩萨的启请,继说东方七佛净土的一部佛法要典,佛陀告知婆娑世界众生,东方七佛净土与西方极乐世界同一法界,无二无别,随众生意愿,往生彼国,皆不退转,直至证入无上菩提。经中诸佛如来愿众生证得“菩提”提到五十二处之多,世尊对文殊菩萨及大众宣说东方七佛名号及本愿功德时,基本每一大愿都护佑有情众生证得菩提而不退转,可见,证得菩提的诸佛菩萨的总愿,是佛陀宣讲《药师经》的重要目的。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达到了无上菩提。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的大智慧。《大智度论》等书曾揭三种菩提:(1)声闻(阿罗汉)所得的声闻菩提(阿罗汉菩提);(2)独觉所得的独觉菩提;(3)佛所得的佛菩提。此中,前二种菩提系唯断烦恼障而得之菩提,但已脱离了六凡道;而佛菩提则一并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而悟得者,乃究极而无胜之者,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菩提。


凡事欲穷究竟,必明本源,众生法然,佛法亦然。欲明佛法之为何,当从源头溯起,即是佛因何事而生世?佛法因何事而建立?明斯二者,即识佛法源流,自能融会事理,不生抵触。诸法实相,本无可说,因真如自性,人人本有,个个不无,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尚无有佛,何况有法!然而释迦牟尼佛住世说法四十九年,权说、实说、横说、竖说、顿说、渐说,传来此土者,不过如大海水之一滴,尚有三藏十二部数千卷之多,则又何故耶?盖佛之一字,即是觉义,法之一字,是轨持义。觉与不觉义相对待,众生与佛义相对待,故佛为众生而出世,佛法因众生法而建立。法华经说:“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以一切佛法开示悟入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一切佛法,佛法源头,即在于此,佛法究竟,亦在于此。故真如自性不可以言说分别,无说而说,盖由此也。


第一、从《六祖坛经》看如何证得无上菩提。


1、在《六祖坛经》开篇,大众愿闻法要,五祖弘忍大师开示: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一日,五祖告诉众弟子:“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过几日,大弟子神秀上座作偈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看后对神秀说:“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惠能听到神秀的偈颂后,也有偈颂要写,但他不识字更不会写字,就请别驾张日用代写,张日用就说:你不识字还想写偈颂?惠能则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张日用觉得有理,说:“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惠能大师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看惠能所作偈语后,认为惠能已经“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把衣钵传给了惠能为禅宗六祖。惠能得法后十五年,广开禅宗顿悟方法,以下例举部分惠能大师对大众开示证得菩提之方法。


2、“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3、“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无相颂”中说: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第二、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看如何证得无上菩提。


在敦煌石室本《心经》近结尾处提到:“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指出诸佛菩萨依靠“般若波罗蜜多”而证得无上菩提。


这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向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请教:“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


1、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是梵文的译音,般若译为大智慧,波罗蜜多译为渡到彼岸。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即明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无上菩提彼岸之菩提大智慧,称为般若波罗蜜。《杂阿含经》说:“邪见者,谓此岸;正见者,谓彼岸。”


2、五蕴: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


(1)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

(2)受蕴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故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

(3)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4)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

(5)识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即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称为意。三者为识,即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对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经》开篇就说:“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随后进一步解释道:“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


这里的“空”,《中观论》上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名中道义”;《大智度论》上说:“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六祖惠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讲“空”。五祖弘忍在《坛经》开篇就说道:“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由此,空、菩提、自性是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又五祖弘忍为惠能说金刚经时,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和《心经》的“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讲的也是一个意思。最后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和《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是一个意思,自性能生万法,空也能生“色、受、想、行、识”等万法。


空与色的关系:


空与色,空是本体,本来清净,空在一定条件(缘)下能产生色的现象。

色是空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现象,所以说色就是空(色即是空)。

空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色象,所以说空就是色(空即是色)。


打个比喻:

水与波,水是本体,水的动荡起伏能产生波的现象。

波是水动荡起伏产生的现象,所以说波就是水(波即是水)。

水的动荡起伏能产生波,所以说水就是波(水即是波)。


再如:

空气与风,空气是本体,空气的流动能产生风的现象。

风是空气流动产生的现象,所以说风就是空气;

空气的流动能产生风,所以说空气就是风。


这二个比喻,水和空气相当于“空”,波和风相当于“色”。“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事物的本来面目。


同样的道理:

空与受、想、行、识,空是本体,空在一定条件(缘)下能产生受、想、行、识的现象。

受想行识是空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现象,所以说受想行识就是空。

空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受想行识的现象,所以说空就是受想行识。


得理:

自然界的风与波,本来就没有实体,它是一种现象。现象为假,因缘而生,缘散则灭。风的本体是空气,波的本体是水。当我们看到波浪时,要观照,那是水的起伏而已。当水面平静时,就没有波了。


五蕴(色、受、想、行、识)也没有实体,它是一种现象,不真实,因缘而生,缘散则灭。当我们执着于美色、香味等现象时,要用智慧观照,那是自性的起心动念而已。若不起心动念,外在的美色、香味就如同没有一样。


《金刚经》说:凡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离苦得乐:

烦恼即菩提,与“色即是空”是一个道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菩提在一定的条件(缘)下会产生烦恼的现象,如同水的起伏产生波的现象。当烦恼来时,我们要用智慧观照,烦恼是菩提自性的起心动念。若能如此观照,明白烦恼是假象,因缘而生,缘散则灭,自然能安住在清净的菩提自性中;若不能如此观照,把烦恼看成真实的,那结果只有痛苦。世间一切苦恼,都是由于不能用智慧观照本质而执着、分别现象引起的,解脱一切苦恼的办法,就如《心经》中所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运用:

现象“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变幻莫测,缘生缘灭,所以不要执着,要看破、放下,才能“远离颠倒梦想”。

本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究竟涅槃”时,回到本体才是一切众生真正的归宿,回到本体才“能除一切苦”。


方法:

不执着于色,也不执着于空,色空不二,不二之法,即为佛法。


破迷开悟:

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的境界有的比喻如虚空、有的说是极乐世界、有的说清净、有的说一真法界、有的说如如不动等等,但这些世间的语言都无从表达诸佛甚深的境界,佛陀在《无量义经》上说:“善男子,是则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萨所及,唯佛与佛乃能究了。”那我们要怎么办呢?要知道佛的境界,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自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佛陀可以教导我们成佛的方法与途径,但路还是要我们自己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