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艺术 >

寺院的由来

来源: 上海洪福寺 时间:2019-12-18


目前建筑而称为寺者,一定是佛教的道场,但是寺之为名,并非来自印度的佛教。虽据北宋赞宁大师的僧史略卷上谓:“案灵佑法师寺话,凡有十,名寺。”他例举了佛教道场的十种名称,但其除寺以外,其他九种,都是出自佛经的汉文音译或义译。梵语毗诃罗可译为寺,但非中国的寺。


考寺的原义,汉代刘熙释名一书的解释:“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可见寺者,乃是官府治事的所在了。因此说文解字便说:“廷也,有法度者也。”所以在唐书百官表中便有这样的记载了:“汉以太常、光禄、卫尉、太仆、廷尉、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为九卿,后魏以来,卿名虽仍旧,而所莅之局谓之寺,因名九寺。”为什么要把九卿莅的官署称为九寺,这有它的来源,因为寺字在周代可通用为侍的意思,所以周礼天官之中,有谓:“寺人,掌王之内人。”可知寺人,也就是相当于侍官了,因为寺有亲近侍候君主的意思,故将九卿,也就列为九寺了。


那么,佛教道场,怎么也称为寺了呢?这也有它的由来。据清一统志载:“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马驮经而来,舍于鸿胪寺遂取寺为名,创置白马寺,此僧寺之始也。”另有罗璧志余的记载:“汉设鸿胪寺待四方宾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国,馆摩腾法兰于鸿胪寺。次年洛阳城西雍门外,立白马寺,以鸿胪非久居之馆,故别建处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为西方之客,若待以宾礼也。此中国有僧寺之始。”


以此看来,中华民族,虽重夷夏之辨,但对外来的佛教僧侣,仍以贵宾之礼接待,谅其固为重人,尤其是为崇尚佛教文化的精神。其中尊重的程度,竟以九卿等列的寺舍为之别馆,实是佛教的一大殊荣。但也因此,寺之为名,成了佛教道场的专称。


唯于寺之称号,曾在后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建僧舍为招提,这倒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四方,四方僧人所居者,称为招提;到了隋炀帝大业年间,又令所有的寺院,改名为道场,至唐朝以后,才将佛教道场,重称为寺,直到现在,未有大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