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艺术 >

国宝密码之大报恩寺琉璃塔

来源: 上海洪福寺 时间:2019-04-30


2018年2月4日周日,央视综艺频道(CCTV-3)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将聚焦于一座值得江苏人骄傲的、保存中华文化和江苏地域文明的宝殿---南京博物院。在这一期节目中,南京博物院将向全国观众亮相三大国家宝藏: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坤舆万国全图》、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今天我们就来解析其中一宝: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大报恩寺琉璃塔始建于明太祖朱棣永乐十年(1412 年)。以国家之力,历经明仁宗朱高炽洪熙时期,至明宣祖朱瞻基宣德三年(1428 年),历时十六年建成。历经400多年后,于太平天国时期消亡。


1931年,西方近代学者恩斯特·布尔希曼在他的《中国宝塔》一书中这样写道:“以前被人们所称为著名的琉璃塔座落在南京。琉璃塔被欧州人赞誉为世界奇迹。中国人认为只有它才可与长城一样被看作是伟大的工程。”


公元1520年,欧洲人陈爱(Tschen I)来到南京,在看到了大报恩寺琉璃塔之后写道:“白天闪耀着金黄色和翠绿的光辉,夜间 144 盏吊灯如同从天而降的火龙一般,它的光亮可照到几里以外。环视四周,可以见到山和大河,险要关隘向侧面延伸而去,所有远景尽收眼底。近处可见有着官方建筑的宫庭城市,远可见陆路和水路、小巷和市场、民宅、人与物的往来。所有的一切都清清楚楚,还可见下边斜飞而去的鸟和流动的云。” 


琉璃塔拱门复原


最新一期的《国家宝藏》中,南京博物馆展出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便是琉璃塔的一部分。


1949年以后,南京市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城南出土过大量琉璃塔砖构件。南京市博物馆利用这些出土的构件,成功地拼合出琉璃塔的壸门。


据了解,原南京博物馆院长梁白泉先生,当年用车子拉回了许多琉璃构件进行复原。因为它们尺寸是差不多的,本身就几乎可以复原。梁白泉先生参考北京居庸关的明代长城和戚继光修的夯土所做的瓷塔,就把它恢复了。


琉璃塔前生


大报恩寺琉璃塔是明太祖朱棣敕建。据记载明成祖朱棣当年修建大报恩寺时,对外宣称的是报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抚育之恩。但民间流传,明成祖朱棣修建大报恩寺是报其生母碽妃的恩情。碽妃来自高丽(朝鲜),入宫不久便身怀朱棣。朱棣是早产儿。当时明代宫中法律规定,妃嫔没有足月生产会被处死。朱棣的生母被处死之后,他被马皇后收养,并抚养成人。成为帝王之后,朱棣从多方了解自己身世后,不忘生母的生育之恩,特地为她修建了皇宫寺庙和琉璃塔,破格地按照皇家宫殿的“大内式”来建造。但由于工期过长,朱棣没能够等到建成的那一天。


琉璃塔位于大报恩寺中。大报恩寺位于明代南京聚宝门外,南临雨花台,北面是秦淮河。在吴敬梓所著的小说《儒林外史》里,南京大报恩寺是文人必去之处。这里离城很近,交通方便,环境幽静。当时大报恩寺的范围很大,寺庙的僧舍很多,僧人便将多余的僧舍用来出租。因为环境安静,价格又便宜。所以很多文人往往选择将这里作为写作、休息及会友的场所。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在19世纪中叶,大报恩寺琉璃塔不幸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精湛的琉璃技艺


根据梁思成的考证,用琉璃砖做塔的面砖,始于宋代。比如河南开封的“铁塔”,就是通体敷以琉璃砖,因其色如铁而得名。但是像大报恩寺琉璃塔这样通体砌着五彩斑斓的琉璃砖,则是绝无仅有的。


琉璃塔之所以能够使用如此高水平的琉璃建材,是因为明初南京拥有规模庞大的琉璃烧造业,琉璃制品的烧造工艺精湛绝伦。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考古挖掘,证明了南京的琉璃窑就在雨花台外。


2008年3月至10月,南京市博物馆在雨花台窑岗村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多座明代琉璃窑遗存。


琉璃塔今生


2015年,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园,琉璃古塔重回大众视野。


不是复建,而是再造。在古塔消失100多年之后,为保护千年地宫,大报恩塔采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遗址土方。地梁落脚点位于整个塔基遗址的外侧,形成“覆钵型”新地宫。


塔基上方再造轻质九层塔,其规模、形制、长细比与古塔近似。古塔用琉璃,新塔用艺术玻璃。通过手工雕刻、上釉、烧制和合片,呈现琉光塔影。在结构上,内核由两个正方形旋转交错构成莲花瓣状,通过逐层收分,塔顶重构。